由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 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的“2016年全国肺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肺康复培训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与呼吸治疗康复学习班”会议于2016年11月18-20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 本次会议展示欧洲、日本和我国肺康复三个国家关于肺康复的指南和最新研究成果, 并为肺康复临床应用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开幕式上,前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谢启麟秘书长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呼吸科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红梅教授分别为本次会议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也以录像形式致辞。钟南山院士在开幕式上提到: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慢阻肺患者通过康复能达到药物治疗所达到的疗效,其循证医学已达到A级依据。
.jpg)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致辞
.jpg)
开幕式上大家观听王辰院士致辞
.jpg)
中国医师协会谢启麟秘书长致辞
.jpg)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呼吸科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肺康复专委会主委赵红梅教授致辞
.jpg)
郑劲平教授在主持会议的讨论
.jpg)
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到会全体委员合照
历时三天的2016年全国肺康复学术年会上,有来之欧洲、日本和国内的三十多位知名专家上台演讲交流,共有巡回演讲专题7个、大会专题4个、专题33个和论文交流8篇,另外本次会议开设了需要交学费的手把手实际操作专场,有71位学员得到了培训,有84位学员到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26楼慢性气道疾病病区参观患者康复的实施和管理。
为了能帮助临床医务人员开展肺康复工作,大提出了肺康复新的定义:即呼吸康复是以患者健康状态的综合评估为基础,以提高患者呼吸功能为目的,通过各种非药物手段,包括运动、心理教育、疾病防治常识教育和去除病因或疾病加重诱因等,所确定的个体化综合管理措施。
呼吸康复的对象是包括:各种可能导致呼吸功能受损的病理状态,包括: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神经脊髓疾病、运动受限、误吸、慢性气道疾病、心理障碍和围手术期等。赵红梅主委介绍了开展肺康复的组织结构建设,来之意大利大学Nicolino Ambrosino教授介绍了欧洲肺康复指南、来之日本一般财团法人淳风会仓敷第一医院的藤原耕三理学疗法士介绍了日本的呼吸康复经验;会议专题分为慢性气道疾病肺康复、心理康复、围手术期肺康复、运动功能评定和运动处方制定、中医、脑卒中脊髓损伤肺康复、危重症患者康复、护理和其他等九部分:
.jpg)
意大利大学Nicolino Ambrosino教授介绍了欧洲肺康复指南
.jpg)
钟南山院士与Nicolino Ambrosino教授进行互动
在慢性气道疾病方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陈荣昌教授介绍了呼吸力学指导优化肺康复的方法探讨、郑劲平教授介绍了慢阻肺急性加重管理新进展、郑则广教授介绍了慢阻肺康复及其管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占成教授介绍了慢阻肺康复与精准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童朝晖院长介绍了肺动脉高压的肺康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系统康复理学疗法科刘惠林教授介绍了PT治疗在肺康复中的应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范红教授介绍了肺部感染后的肺康复策略;深圳市人民医院傅应云教授和重庆市人民医院黄勇教授介绍了气道分泌物的清除方法等康复策略;
在心理康复方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科刘松怀教授和密忠祥教授分别介绍了心理治疗在肺康复中的作用和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康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陈亚红教授介绍了呼吸康复在慢阻肺合并焦虑抑郁中的作用;
在围手术期肺康复方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车国卫教授介绍了围手术期肺康复临床应用现状与思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胸外科陈晓峰教授介绍了围手术期患者肺康复;
在运动方法、运动功能评定和运动处方制定方面: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黄克武教授介绍了6分钟步行试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评定科恽晓萍教授介绍了肺康复患者如何进行康复评定、郑则广教授介绍了慢阻肺患者运动处方的制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郑劲平教授介绍了肺功能及运动心肺功能评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博爱医院刘新民教授介绍了老年人呼吸功能评价;
中医在肺康复中的应用方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林福教授介绍了慢阻肺抗炎治疗及八段锦肺康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童娟教授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李光熙教授分别介绍了中医针灸和中医在肺康复中的应用;
在脑卒中脊髓损伤肺康复方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外科张军卫教授介绍了脊髓损伤患者肺康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院长李建军教授介绍了高位颈脊髓损伤呼吸功能重建、北京301医院李玉柱教授介绍了老年吸入性肺炎的康复、郑则广教授介绍了误吸的评估方法、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康复科黄怀教授介绍了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管理、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窦祖林教授介绍了气管切开患者呼吸训练及说话瓣膜的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逯勇教授介绍了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特点;
在护理方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宫玉翠教授介绍了如何做好规范化肺康复护理干预;在危重症患者康复方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呼吸科与危重症医学科赵红梅教授介绍了危重症患者的肺康复治疗、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解立新教授介绍了困难撤机—问题与解决方案、郑则广教授介绍了家庭无创通气应用进展、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周玮教授介绍了COPD伴神志障碍患者的无创通气治疗;
此外,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科音乐治疗中心张晓颖老师介绍了声乐气息训练在呼吸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初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孙丽红主任介绍了儿童呼吸康复、中日友好医院杨汀教授介绍了社区肺康复在慢性致残性肺病管理中的应用、广东省人民医院康复科张鸣生教授介绍了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系统康复科刘惠林教授介绍了不同体位下PT治疗对气体交换的影响。
大会共收到43篇论文投稿,经评审9篇文章获得大会奖励他们分别是:广州总医院神经医学专科医院神经康复二科王志威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刘妮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陆浩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钟丽红医师、广东中山市中医院葛炎医师、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心肺康复科曾晓文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奕华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沈诚医师。
手把手专场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曹燕妃护理师介绍了呼吸操(深吸慢呼、联合步行)和利用呼气阀排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杨峰主治医师介绍了无创通气下康复操(步行+无创通气机+便携式氧气)、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郭文亮医师介绍了单向活瓣雾化吸入技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李有霞医师介绍了误吸进食方式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陆浩南医师介绍了卧位康复操(吸氧和无创通气下)。
.jpg)
开幕式座无虚席
.jpg)
手把手实际操作专场,杨峰医生和郭文亮医师示范肺康复的实际操作
大会交流内容简介
.jpg)
颁奖仪式上,赵红梅教授、傅应云教授和郑则广教授优秀论文获得者合影
附:大会交流的题目和讲者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6分钟步行试验
|
黄克武教授
|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PT治疗在肺康复中的应用
|
刘惠林教授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系统康复理学疗法科
|
肺康复患者如何进行康复评定
|
恽晓萍教授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评定科
|
心理治疗在肺康复中的作用
|
刘松怀教授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科
|
脊髓损伤患者肺康复
|
张军卫教授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外科
|
围手术期患者肺康复
|
陈晓峰教授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胸外科
|
运动处方的制定
|
郑则广教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呼吸力学指导优化肺康复的探索
|
陈荣昌教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肺康复的组织架构
|
赵红梅教授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呼吸科与危重症医学科
|
Europ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guideline introduction and case study
|
Prof. Nicolino Ambrosino
|
Italian Universities
|
日本的呼吸康复经验
|
藤原耕三理学疗法士
|
日本一般财团法人淳风会仓敷第一医院
|
危重症患者的肺康复治疗
|
赵红梅教授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呼吸科与危重症医学科
|
肺功能及运动心肺功能评定
|
郑劲平教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困难撤机—问题与解决方案
|
解立新教授
|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高位颈脊髓损伤呼吸功能重建
|
李建军教授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院长
|
中医针灸在肺康复中的应用
|
童 娟教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
声乐气息训练在呼吸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初探
|
张晓颖老师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科音乐治疗中心
|
慢阻肺急性加重管理新进展
|
郑劲平教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信必可®SMART是实现哮喘总体控制的里程碑
|
郑则广教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康复
|
密忠祥教授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
呼吸康复在慢阻肺合并焦虑抑郁中的作用
|
陈亚红教授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COPD伴神志障碍患者的无创通气治疗
|
周 玮教授
|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
|
吸入装置和抗胆碱能药物的应用
|
郑劲平教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咯痰障碍的类型与肺康复策略
|
黄 勇教授
|
重庆市人民医院
|
儿童呼吸康复
|
孙丽红主任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社区肺康复在慢性致残性肺病管理中的应用
|
杨汀教授
|
中日友好医院
|
慢阻肺康复及其管理
|
郑则广教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肺癌患者术后康复
|
张鸣生教授
|
广东省人民医院康复科
|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方法
|
傅应云教授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围手术期肺康复临床应用现状与思考:中国大陆多中心研究结果。
|
车国卫教授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不同体位下PT治疗对气体交换的影响
|
刘惠林教授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系统康复科
|
老年人呼吸功能评价
|
刘新民教授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博爱医院
|
体外膈肌起搏器在脑卒中后肺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
王志威
|
广州总医院神经医学专科医院神经康复二科
|
郑氏卧位康复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
陆浩南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
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法”探讨运动诱发呼吸困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隐性误吸的影响
|
刘 妮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
针刺疗法配合有氧训练对稳定期 COPD 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
|
葛 炎
|
中山市中医院
|
肺功能康复在气道烧伤后患者的应用1例个案报道
|
曾晓文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心肺康复科
|
连续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
曾奕华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基于呼气峰流速实时监测调整治疗强度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
钟丽红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
术前短期综合肺康复训练对肺癌合并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讨论
|
沈 诚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
|
呼吸操(深吸慢呼、联合步行)
|
曹燕妃护理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呼气阀排痰
|
曹燕妃护理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卧位康复操(吸氧和无创通气下)
|
陆浩南医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单向活瓣雾化吸入技术
|
郭文亮医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无创通气下康复操(步行+无创通气机+便携式氧气)
|
杨峰主治医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误吸进食方式指导
|
李有霞医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吸气相超声雾化,呼气相同步震荡排痰
|
钟秀萍护理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慢阻肺康复与精准医疗
|
高占成教授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肺动脉高压的肺康复
|
童朝晖院长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What Is Our Target(中医)
|
李光熙教授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
|
如何做好规范化肺康复护理干预
|
宫玉翠教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老年吸入性肺炎的康复
|
李玉柱教授
|
北京301医院
|
误吸的评估方法
|
郑则广教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管理
|
黄怀教授
|
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康复科
|
气管切开患者呼吸训练及说话瓣膜的应用
|
窦祖林教授
|
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
肺部感染后的肺康复策略
|
范 红教授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特点
|
逯 勇教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慢阻肺抗炎治疗及八段锦肺康复
|
周林福教授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家庭无创通气应用进展
|
郑则广教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所
|
声明>> 本网站凡注明来源为“慢阻肺网”,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归慢阻肺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慢阻肺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的内容为转载,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与观点分享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或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刻进行删除处理。